Marvin
2024-06-10
端午假期,閑來無事,跟幾個朋友一起抽起了“電影盲盒”,結果抽到了兩年前上映的《暴力之夜》,一部邪典圣誕老人加一堆血腥版《小鬼當家》橋段的片子。整個觀影體驗十分愉快,充滿近幾年少有的純正血漿B級片的味道,適合下酒和爆米花。
這部電影的很多處理都很胡鬧,但讓我喜歡的地方也在這里——對圣誕老人為什么可以鉆過煙囪,為什么有好孩子和淘氣鬼名單,為什么可以在一個麻布袋里掏出藍光版的《虎膽龍威》,那個喜歡“HOHOHO”的老胖子的解釋永遠是“這就是圣誕魔法,我也一直搞不懂原理?!?
隨便、亂來、解釋了等于沒解釋,處處散發(fā)著“差不多得了”的態(tài)度,符合古今中外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民俗、傳說、神話、故事里“設定”這件事情的包容。你能憑借嚴謹的態(tài)度編出一整個“中土世界”,大家自然拍爛手掌為其掏錢買單,但你要真弄出《殺出個黎明》那樣沒頭沒腦的故事,看個樂子的看官們也未必會有多么介意。
在互聯網上對線過程里,抓著“設定不符合現實”這種點不放的,大多都會在“論戰(zhàn)”的過程中被一張來自“虛神”的經典語錄,給噴得體無完膚。
誰知道這兩天,有頭有臉的知名游戲媒體IGN法國分部,居然還真的勇敢地站了出來,承認自己腦袋一定有問題。
在前天舉辦的游戲盛事“夏日游戲節(jié)”中,游戲科學放出了他們旗下備受矚目的新作游戲《黑神話:悟空》的最新預告片。在經典《西游記》電視劇BGM《云宮迅音》的變奏中,大圣從耳中掏出金箍棒獨自面對四大天王的震撼畫面,足以稱之為中國游戲史上的里程碑。在預告片播出后,對游戲期待已久的玩家們,也在四處奔走相告這一經典場景。
海外媒體如PC Gamer等,也對《黑神話:悟空》這部作品表達了高度的重視,客觀地將其稱之為“Steam上被加入心愿單最多的游戲”。
然而,對IGN的法國分部來說,他們似乎有不同的意見。在這支預告片發(fā)布后,他們調侃一般地發(fā)布了一條推特,相當“別出心裁”地說“把伸縮自如的金箍棒放在耳朵里是不是有點危險了,畢竟這不是棉簽”,并隨文附贈了一個在全球抽象互聯網文化圈子中已經實現意思大一統(tǒng)的“繃不住”流汗黃豆表情。
在大家都對《黑神話:悟空》這部作品備受期待的輿論環(huán)境中,IGN法國這一清奇的觀察角度,著實有幾分“我從南天門砍到凌霄殿,殺人不眨眼,結果你問我眼睛干不干”的奇妙觀感。
放到一百多年前,IGN法國的做法就仿佛是在嘲諷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里,一艘船居然可以潛到水底,同時利用海水發(fā)電的設定一樣。
雖然對法國人來說,《西游記》的確是陌生文化背景下的傳說故事,但作為知名的游戲媒體,哪怕僅僅是調侃,在發(fā)相關消息之前了解一下作品背景,也是應有的職業(yè)操守。
對意大利文化我個人幾乎從未有過任何接觸,但上個月我在寫《艾諾提亞:失落之歌》的試玩報告時,查關于意大利即興喜劇的資料查得差點大腦宕機,怕的也不過是一句“不專業(yè)”的評價。
結果,IGN法國竟然能如此輕描淡寫地玩金箍棒和棉簽的爛梗,他們對內容審查的寬松程度,著實讓人艷羨。
出于好奇我去維基百科中檢索了一番,結果發(fā)現《西游記》和“孫悟空”這兩個詞條都有專門且詳細的法文版頁面,而在“孫悟空”這一詞條的法文版頁面中,也有關于金箍棒伸縮自如的特性,和放在耳朵里這一設定的詳細描述。
理所當然地,在發(fā)出一條如此草率且不專業(yè)的推文之后,IGN法國也立刻被諸多玩家一起被頂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的網友用“流汗黃豆”來對抗“流汗黃豆”,稱《西游記》成書于1592年,金箍棒藏在耳朵里的設定甚至早于法國建國,以此嘲笑IGN法國都是文盲。
順帶糾正一下這位網友的疏漏,《西游記》完成于1592年是不夠準確的,確切地說只是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版本的《西游記》,是在1592年,也即明代萬歷二十年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記》,其成書時間應在更早之前。
再順帶一提,現代法國的前身“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國于1792年
也有的網友并不屑于用“文盲”來攻擊IGN法國,而是采取了更加“互聯網”的“陰陽怪氣”方式,舉了一個雖然有些粗鄙,但相當貼切的例子。
當然,在這網友們群起而攻之的大潮里,還少不了對《黑神話:悟空》這一作品最為重視的國內網友。
大量的中文評論里夾雜著那首關于“彼陽的晚意”的措辭復雜、意境悠揚的打油詩。
也有的網友借助言簡意賅的遣詞造句水準,完成了一次小小的國內互聯網用語的“文化輸出”。
在一面倒的爭議當中,IGN法國已經徹底淪為了新生代的“互聯網小丑”,emoji“黃豆”表情,也成了網友梗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于是,見勢不妙的IGN法國也相當忠實地執(zhí)行了應對互聯網公關危機的萬能解決方案——光速滑跪。在《黑神話:悟空》相關推文發(fā)布后的第二天,便對其進行了刪帖處理,同時發(fā)布了道歉聲明,并表示此前確實以為金箍棒應該放在耳后而非耳中。此后,在沒有核實過的情況下,不會對《黑神話:悟空》進行報道。
而這條道歉聲明最精華的部分在于,他們關閉了評論區(qū)。
當然,IGN法國這次的推文事故,除了有些暴露其內部審核的疏漏和編輯的信息檢索能力低下外,并不算太過于嚴重的過失。之所以會在互聯網上引起相當程度的風波,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這已經不是IGN法國第一次發(fā)癲。
在幾個月前《劍星》的一系列前期宣傳中,IGN法國也出現了嚴重的言論失誤:他們在《劍星》的預覽評測中花費了一定的篇幅批評了游戲中的角色塑造,稱游戲中的女主角Eve的塑造平淡無奇且充滿了性化偏見,相比于《獵天使魔女》中的貝優(yōu)妮塔或《尼爾:機械紀元》中的2B,《劍星》中的Eve像是個“沒見過女人的人性化出來的人偶”。
但由于《劍星》在早期宣發(fā)階段便聲明了女主角Eve的身形,是根據韓國知名模特“申才恩”本人的3D掃描后的建模。
而被IGN法國指責為“沒見過女人”的《劍星》制作人金亨泰,也被X上的網友們發(fā)現早已結婚,且妻子也稱得上是世俗意義上的“美貌”。
種種證據支持下,在這篇文章發(fā)布后,IGN法國的論調很快就被網友們質疑為主觀的臆斷和攻擊。
與此同時,這篇文章中對“政治正確”措辭的運用,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身攻擊,都在當時的整個游戲圈內引起了巨大的輿論風波,并直接助推了因《劍星》而出現的輿論撕裂。一些媒體對《劍星》將女主角過于性感化的批評,以及支持“政治正確”的網友對游戲內容的批評,與當時一片叫好的玩家整體意見形成了強烈的沖突,讓無數個社交媒體的評論區(qū)硝煙彌漫。
作為這巨大風波始作俑者之一的IGN法國,也在群情洶涌下進行了“光速刪帖并道歉”的“一條龍”操作。同時,他們也對引起爭議的那篇文章進行了好幾次修改。
最初,他們將那句有人身攻擊意味的措辭進行了軟化處理,調整成“一個被‘你認為的’沒見過女人的人性化的人偶”。
只是,在這篇文章編輯過后,IGN法國卻又一次“說錯話”,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因這篇文章的措辭而爭論的“假裝不懂的說法語的人”,以及“借助谷歌翻譯的說英語的暴徒”。
于是,這次修改再次被網友們抨擊,IGN法國則一度遭遇“死亡威脅”,不得不對文章進行二度修改,只是修改后的內容同樣并不恰當。
最終,這句話被刪除的同時,IGN法國也發(fā)布了一則對ShiftUp工作人員的道歉聲明。
IGN法國在《劍星》評測一事中一直堅持著對其“性化女性形象”的斥責,即便《劍星》在玩家群體中引起了相當良好的反響,同時也贏得了諸多女性角色的喝彩,他們也仍然堅持己見。
在發(fā)布了道歉聲明后,IGN法國的主編Erwan Lafleuriel被網友們發(fā)現在Reddit上留言,她在回復關于“女性玩家也同樣喜歡這種角色設計”時,稱“是的沒問題,去告訴那些因為無法達到男性妄想的標準而被毆打、殺害、貶低或自殺的女性吧!這個問題不在于性感設計的本身(除了相比之下它的確很糟糕,但這沒關系),而是現實中追求這種虛構身體的男性占比?!?,同時在結尾說“這件事情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影響,是因為部分玩家在父權制的熏陶下變得過于脆弱”,可謂是極為“剛正”。
因為《劍星》的這一系列風波,IGN法國的公信力一落千丈,即便IGN法國一再為此致歉,玩家們也始終抵觸著這個會因為自身的立場而在評論游戲時帶有嚴重偏見的媒體。
正因為這種不信任,在這次關于《黑神話:悟空》的一系列言論失當中,網友們對于IGN法國的攻擊性才會如此強烈,這也是IGN法國作為一個媒體帶有過于偏頗立場帶來的反噬。
IGN法國說《劍星》的女主Eve毫無特色,結果《劍星》完全不似他們所說的那樣毫無特色,不僅按倒了“政治正確”,還成為本年度媒體評價和玩家評價最高的游戲之一。
至于《黑神話:悟空》,在剛剛開啟預售后便已經登上了Steam全球暢銷榜的榜首,大家似乎都不認為從耳朵里掏出金箍棒而非棉簽是什么問題。
當然,并非說成功的游戲就不能被批評,游戲媒體也并非不能帶有立場,更并非不能對游戲有基于自身立場和觀點的評價。但這些評價,理應出自媒體自身的專業(yè)性,并且給出讓人信服的結論。而不是連維基都不查,就在那說“這很危險”。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