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帝國》選島方法
- 來源:懸崖帝國吧
- 作者:體弱腹黑
- 編輯:薇爾莉特后援團(tuán)

《懸崖帝國》游戲中玩家作為核戰(zhàn)后居住地的建造者,要想盡辦法在高山島嶼上建立讓民眾滿意并且能維持娛樂生活的居住地。如何有效建立一個擁有足夠多崗位并且資源分配合理的城市,選擇一個合適的高山島便是重中之重。
《懸崖帝國》選島方法:
【選圖】
如果說土地利用率重要,那么土地總量,則是我們開局選擇地圖的最大依據(jù)。與地圖資源一樣,土地總量是在游戲開始就決定了的,此后所有的空間擴(kuò)展,都不會改變初始三島的地圖大小,都是等量遞增。因此選格土地總量最大的地圖則是重中之重。我根據(jù)經(jīng)驗及我的整體思路,我列出了以下重要性排序。
水面面積>完整土地面積>分散土地面積>島周長。
【水面面積】:水面面積不僅提供了水資源,還提供了額外的水下建筑空間,因此水面越大越好。
【土地面積】:土地當(dāng)然越大越好,在此作,越正的圖形面積越大,例如正方形,正三角形等。
【土地完整度】:完整土地面積指的四個小塊組成的有黑線描邊的大格子。相對于分散土地面積,完整土地面積來得更為重要,因為后期有許多建筑都需要大格子,例如最為重要的模塊化大樓,如果是分裂的土地,對土地前瞻性布局有較高要求。
【島周長】:在獲得3個榮譽(yù)點(diǎn)后,會開啟崖壁科技,這也是讓我驚艷的第一個節(jié)點(diǎn)。所有島的側(cè)面都可以建造新的建筑,也就是有了新的建筑空間。但崖壁建筑的成本比地表土地高多了,因此也是重要度不如分散土地面積的原因。但經(jīng)濟(jì)不緊張的話,還是可以選擇更長的島周長。樓主就最為喜歡島周長最長的”道路“,畢竟長條形越窄,周長越長,反而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島周長較短。
根據(jù)以上規(guī)則,依此分析島型:
【尖塔】水面-中,土地面積-中,土地完整度-較高,島周長-短。評價:一般。
【方尖碑】水面-無,土地面積-中,土地完整度-高,島周長-短。評價:一般。(無圖)
【瀑布】水面-少,土地面積-少,土地完整度-低,島周長-長。評價:獨(dú)特,崖壁控福音,講道理不太實用,雖然有水水面太少,而且土地那么碎。。。
【道路】水面-無,土地面積-較少,土地完整度-高,島周長-長。評價:好評,崖壁空福音,土地又是方方正正的。
【天堂之水】水面-較多,土地面積-較大,土地完整度-較高,島周長-中。評價:好評,除了海岸島的最大水面島,各方面都比較平均,舒服。
【天國】水面-無,土地面積-較大,土地完整度-較低,島周長-短。評價:差評,莫名其妙的分割土地。
【碎片】水面-無,土地面積-中,土地完整度-高,島周長-中。評價:一般,多出來一塊讓島周長增加了一丟丟。
【分裂】水面-無,土地面積-較大,土地完整度-較低,島周長-較短。評價:一般,雙子島。
【寧靜海岸】水面-多,土地面積-較少,土地完整度-中,島周長-短。評價:力薦,與北部海岸搭配出現(xiàn),巨大的水下空間,又能多塞幾棟建筑了,一本滿足。
【北部海岸】水面-多,土地面積-較大,土地完整度-較低,島周長-較短。評價:力薦,比寧靜海岸更大,適合當(dāng)主島。(無圖)
【泰坦】水面-無,土地面積-較大,土地完整度-高,島周長-短。評價:一般,與碎片差不多,樸實無華的方塊地。(無圖)
【黑曜石】水面-無,土地面積-大,土地完整度-高,島周長-短。評價:好評,唯一的缺點(diǎn)就是邊緣不夠平整。
【統(tǒng)一】(吐槽:真的不應(yīng)該翻譯成聯(lián)合?)水面-無,土地面積-中,土地完整度-低,島周長-較短。評價:坑爹。分成4塊地,除了藝術(shù)愛好者真的不知道有啥優(yōu)點(diǎn)。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玩家點(diǎn)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