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女孩子都是非常愛干凈的,而洗澡都是每天必須的事情。但事無絕對,武漢就有一個16歲的花季少女,輟學在家玩游戲,兩年都沒洗過澡。據媒體報道,16歲女孩劉琪(化名)因沉迷網游,暫停學業(yè)在家,兩年都沒洗過澡。醫(yī)生推斷,她可能出現了青春期精神障礙。據了解,劉琪原本性格活潑,前年,她突然不愿上學,成天在家打游戲。父母與她談心數次,都沒效果,女孩一口咬定“不想出門”。劉媽媽威脅劉琪“不出門就拔網線”,沒想到女兒找來釘錘,把自己房間的門窗全部釘死。最后,劉爸爸強行打開房間門窗,但從此劉琪不再和父母說話,同時脾氣暴躁。更令劉媽媽難過的是,女兒抗拒洗澡,脖子全變黑了,右腳大拇指得了甲溝炎,整天流膿水。前不久,劉媽媽在晨報上看到新聞《心理醫(yī)生騙好心病大學生》,拿著報紙找
近日,根據學校的報案,警方在重慶一所大學將犯罪嫌疑人小丁抓獲。經過審查,讓民警驚訝的是,小丁過著這樣的偷盜生活已有四年時間。放暑假后,渝北區(qū)的重慶一所高校里,有個年輕人溜達在各個教室“自習”,并不是備戰(zhàn)考試,他徘徊在走廊長凳邊,偶爾去操場欣賞一下籃球賽,并趁機翻看一下場邊散落的衣物。今年6月以來,警方接到這所高校好幾起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失竊報案,這些都跟小丁有關。7月22日晚上9點左右,當小丁背著剛剛偷到的一個背包,從這所學校的教學樓大搖大擺走下來時,迎面碰上了正在巡邏的渝北公安分局園區(qū)派出所民警和學校保安,他立即轉過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巡邏民警和保安追上去對他盤查,開始,他一直不承認,說自己準備考公務員。很快民警發(fā)現他對自己背上背的背包和里面的東西支支吾吾解釋不清楚,隨即民警將他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道,臺灣高雄市18歲羅姓男子高中畢業(yè)后不升學亦不工作,成天沉迷在線游戲,7日中午網絡故障,羅男竟持刀頂著父親額頭威脅:“10秒內給我修好,否則我就殺了你!”羅父不知怎修,只好趁兒子倒數時“10、9、8…”逃回房間,76歲的阿嬤見狀趕緊抄家伙擋在門前,對孫子大喊:“你敢動我兒子,我就跟你拼了!”涉嫌殺父的羅男出身書香世家,父母、阿嬤均是老師,但羅男卻不學好,高中時迷上網絡游戲,畢業(yè)后整天窩在家里練功、打怪,游戲不順或心情不好即對家人暴力相向。7日中午,羅男因無法上網大發(fā)雷霆,拿起鋼杯作勢要砸父親:“5分鐘內無法上網,我就要放火把房子燒掉!”羅男見父親未加以理會,情緒失控沖進廚房抓起水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向善學好,不過如果有病亂投醫(yī),糾正孩子錯誤的方法失當,也很可能會為自己及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近日,廣東省樂昌市的一名父親就為讓警察取締網吧,“拯救”癡迷游戲的兒子而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假案,謊稱在網吧門口安放了炸彈。后來,這位父親被公安機關控制,并于近日被樂昌市人民法院以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判處拘役四個月。據《廣州日報》報道,這名父親姓鄧,有一名12歲的兒子。因兒子長期癡迷網絡游戲而于今年春節(jié)期間報警,要求警察取締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網吧,但警方的答復不能令他滿意。無奈之下,他想到一“計”,就是通過報案讓警察到現場取締兒子經常上網的網吧。2013年2月18日12時20分許,鄧某再次撥打樂昌110報警稱:“
父母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式,當然隨著現在思想觀念的轉變,“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今天也變成了體罰。當然,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氣急的父母也會教訓自己的孩子,我們小時候也都挨過揍。但是,因為孩子不聽話,而將孩子活活打死,這樣的事情還真不多見。棍棒底下不一定出孝子,也可能會出亡靈2013年1月2日下午,揚州市江都區(qū)就發(fā)生了一幕令人扼腕嘆息的家庭悲?。阂幻?1歲男孩因在網吧貪玩游戲夜不歸宿,其父親魏某找到他之后,異常氣憤 之下用鋁合金管將其打傷,后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近日,江都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魏某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 年。據了解,魏某,34歲,江西人,在江都經營一家鋁合金門窗店多年。被打死的兒子是他和前妻所生,案發(fā)前在江都某小學讀五年級。俗話說“虎毒不食子”
山東大學近日在校園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彈”:由于成績差、學分不達標等原因,368名學生受到成績警告,97名學生被勸退學。專家認為,對于不合格的學生,高校有權開除,“嚴進嚴出”更有利于高校的發(fā)展。六年完不成學業(yè)的學生被勸退山東大學本科生院日前下發(fā)的《2013年春季學期本科學生學籍處理標準及要求》,讓不少學生寢食難安。文件除了照例重申學校的學籍管理規(guī)定外,還對368名在校生提出成績警告。其中,對260人降級修讀,對97名學生做出退學決定,理由是“警告甚至多次警告,成績依然很差”。“成績很差,是指每個學期完成的學分沒有達到最低學分的要求。”山東大學本科生副院長張樹永介紹,按照教育部(微博)的規(guī)定,本科生最長可以延遲兩年畢業(yè)。
今天,文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共國家15大部門聯合下發(fā)通知,出臺了關于網癮的防治方案,未來,2至3年將研制有效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網癮的解決方案,完善網癮綜合防治制度。上述部門印發(fā)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國尚無符合國情的網癮診斷測評量表的現狀,具體防治方案分三大目標。近期目標:2012年至2013年,建立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成癮綜合防治工作機制;推動出臺本土化預測和診斷測評系統,明確網癮干預機構的法律地位和監(jiān)管職責;進一步完善、落實網吧和網絡游戲市場管理制度規(guī)范,加強對網絡游戲研發(fā)、運營單位的引導。中期目標:開展網癮防治的基礎性和應用型研究,爭取用2至3年時間研制有效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網癮的解決方案;開展重點調查,為準確研判未成年人網癮情況提供數據支持;建立對網癮干預機構
這首由Xilent/UKFDubstep創(chuàng)作的新歌,表現了橫版游戲最后一波BOSS來臨的體驗?;蛘咧辽購拿挚词沁@么回事——Boss Wave。我知道dubstep(電子音樂的一種)在電子游戲宣傳片中使用泛濫,并且大部分音樂都很渣。我本人是十分喜歡dubstep的——我指的是那些好聽的。視頻里的音樂非常宜人。這款游戲令人沉迷,并且配樂十分恰當。視頻欣賞:
澳大利亞的Okan Kaya沉迷于《使命召喚9:黑色行動2》;11月他在這款游戲上不間斷連續(xù)玩了122個小時,創(chuàng)造了世界紀錄。“我是一個骨灰級粉絲,”O(jiān)kan說,“自從《使命召喚5:戰(zhàn)爭世界》那時起我就在玩這個系列游戲,暴愛!”有間接證據表示游戲和賭博一樣容易成癮——去年7月一個臺灣的《暗黑破壞神3》狂熱玩家在網吧里連續(xù)玩了40個小時之后倒在電腦桌前猝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心理學家Olivia Metcalf找到了確切證據表明游戲會成癮。根據這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游戲成癮者難以在其他方面集中注意力。她集結了一批志愿者,分組為:游戲成癮者、非成癮游戲玩家和作為控制組的非游戲者。之后要求他們進行“與游戲相關的詞”的描述定性測試?!拔覀儼l(fā)現游戲成癮者的注意力會優(yōu)先關注游戲信息,無力自制。而注意力偏好是成癮的因素之一;這
新浪微博@盛開在耳際的雛菊:哈哈,某同學一個月沒去網吧“練級”了,曬一曬攢下來的零錢,一共358塊,他可以去吃頓大餐了...記者微訪:博主曬的是漢口學院人力資源專業(yè)大二男生付志強(化名)的零錢,“滿滿一玻璃罐硬幣,外加一摞紙幣,總共358塊錢”,這是付志強一個月沒去網吧攢下的。付志強昨天說,他今年9月迷上了《魔獸》,日久成癮,幾乎每天都要去網吧玩四五個小時,遇到周末更是通宵達旦,因此燒了不少錢?!皬拈_學到現在我已經在《魔獸》身上砸了1000多塊錢,生活費除了喂飽肚子,就是去網吧‘練級’了,現在想想挺不劃算的”,付志強想戒掉網癮。為了克制自己,付志強忍痛把魔獸的賬號送給了室友,并且還把自己省下的網費換成一角、五角、一塊、五塊等零幣,以此來鼓勵自己戒網癮,“現在我已經有一個月沒去網吧了,看著這一堆的零錢我覺得挺有成
玩游戲累了就吸冰毒,玩游戲輸了就賣冰毒換游戲幣。這就是48歲的云和人陳某的生活。陳某是個無業(yè)慣犯,曾因流氓罪和故意傷害罪“兩進宮”,出獄后回到云和,干起了販賣冰毒的勾當。他招來兩名“干將”,22歲的女孩小云(化名)和18歲的男孩小靈(化名)。小云負責保管毒品,小靈則負責“送貨上門”。陳某最大的愛好,就是玩一款網絡賭博游戲。因為太過沉迷,他在游戲中輸掉了販毒所得的大部分收入,連兒子的學費都交不起。為了繼續(xù)玩游戲,陳某干脆明碼標價,讓手頭沒有現金的買家用該款游戲的游戲幣支付毒資,100萬游戲幣可換取約0.1克的冰毒。網絡配圖在該游戲中,100元人民幣可以換取130萬左右的游戲幣。今年7月,陳某的一個“老顧客”葉某想買毒品,手頭又沒有現金,于是給了陳某400萬游戲幣,換來約0.3克冰毒。陳某轉手將游戲幣換了300元錢
U從14歲初入網游,一直到25歲,突然要戒網游。他花費了10年的青春,和十幾萬的金錢。4日,他在網上發(fā)帖,分享了自己戒除網癮的方法,并希望以此幫助有相同困擾的人。他叫“小心走火”,本人姓賀,長春人。5日上午,現年26歲、已快為人父的他,面對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藏錢撒謊,最終放棄學業(yè)2000年,他初二,正是網游《傳奇》公測的日子,14歲的他在同學的蠱惑下成為第一批“粉絲”,成了網吧的???。父母對他期望很高,可對他來說,網游,比父母期待的眼神更有魅力。“在游戲里,我追求的不是升級高,而是擁有多少精品的成就感?!睘榱四苡绣X和更多的時間去玩游戲,他開始跟父母撒謊,還把爸媽給的補課費,偷偷攢了起來。細心的母親發(fā)現兒子的變化后,悄悄跟蹤,發(fā)現他不是去老師家補課,而是去了網吧。大約一年半,事情全部敗露。他翻出攢下準備當做游
我們常常能看到玩家因為游戲相戀走入現實的,但下面這對走入現實的戀人卻很特殊,他們在游戲里是一對好基友,為愛甩開女友走到了一起,成為現實生活中的一對同性戀人。故事里的主人公一個叫做子俊,一個叫做海鍋。他們是在游戲中聘家族的時候認識的,隨后兩人就從游戲走進了現實。兩人都有考慮過結婚,但限于中國國情,只能將希望投向國外。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海邊買一套房子,每天一起看日出日落。據海鍋稱,其實他是有女友的,但是和子俊在游戲里一見鐘情,在現實里一吻定情,最后決定走到了一起??吹竭@個爆料貼后,部分玩家表示可以接受,并留言祝福兩位主人公,也有玩家表示不解,認為這種行為有悖倫常。還有女玩家跟帖抱怨,好男人都被男人勾搭走了,剩女們情何以堪。兩人在游戲中的親密照現實生活照主人公子俊主人公海鍋
“為了逃出網癮戒除機構,14歲的兒子吞筆芯鬧自殺?!苯?,家住武漢東西湖的陳女士講起兒子戒網癮的經歷,仍心有膽寒。而同在不久前,剛應聘到一家網癮戒除機構的大學生小陳,禁不住良心的煎熬,在網上爆料:“學校的老師和教官很不人道,我親眼看見一個男教官在操場上把一個小孩子打得要死!” 未成年人上網成癮問題一直是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的焦點,但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網癮卻一直沒有定論。家長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紛紛將孩子送往各式各樣的網癮戒除機構,希望這些機構能夠“拯救”孩子。那么,這些機構真的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幫助孩子戒除網癮? 10月15日至21日,記者喬裝成網癮少年的家長,走訪了幾家網癮戒除機構,發(fā)現所謂的網癮戒除機
女子每天網聊20小時 引丈夫不滿鬧離婚。什么都不做,整天窩在家里上網向來是男孩子的“特有狀態(tài)”??墒?,有一位女士玩的可是比男孩還要瘋狂。近日,大連甘井子區(qū)南關嶺街道圣泰社區(qū)的姜女士找到社區(qū),她說自己因為上網引起了丈夫的不滿,丈夫決心要跟她離婚,可她不想離婚,希望社區(qū)能幫忙調解。 姜女士哭著說,她今年37歲,以前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是一個全職太太,因為在家無聊,跟鄰居學會了上網,同時加入了幾個QQ群。沒過多久,健談的姜女士就成了各群里的活躍人物,她也覺得在群里她就是個中心,別人都是圍著她轉,姜女士越聊越開心,在網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發(fā)展到最后,基本從早上5點聊到次日凌晨1點。 因為網聊,姜女士也顧不上做家務
對于一個三十而立又結了婚的男來說,這時候就應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但近日,城陽一名31歲的電梯維修工卻因玩電腦入迷,被妻子罵了兩句氣憤之下離家出走,整整一周沒有音訊。妻子報警求助后,警方在一家網吧找到了這位妻子的丈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這個男人到底是為玩電腦離家出走?還是因為跟妻子吵架而出走呢?一起來看看吧。報案:丈夫失蹤一周21日上午9時許,一位年輕的婦女焦急的來到城陽分局河套派出所報稱,丈夫姚某自13日從家中離開去嶗山區(qū)維修電梯至今未歸,手機也聯系不上,已經整整一周的時間。這位三十一歲的男人到底去了哪里?難道是發(fā)生了什么意外嗎?線索:男子失蹤前與妻子大吵民警連忙一邊安撫這位女子的情緒,一邊決定兵分三路尋找姚某的下落。民警一路趕赴姚某13日工作去的嶗山區(qū)某小區(qū),向業(yè)主打聽姚某當時的情況,結果讓人失望,業(yè)主表示
據貴州衛(wèi)視《午間道》節(jié)目報道,臺北市一個年僅3歲的男性小朋友,就因為沉迷于游戲,不幸患上高達600度的深度近視。醫(yī)生表示,如果幼兒期近視就達到600度,將來成年后很可能達1500度以上。 新聞視頻: 自從電子游戲發(fā)明以來,沉迷其中的人不計其數,無論承認還是孩子,特別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傷害更大,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身體上的,特別是手和眼睛。如今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機的普及和流行,這一問題也更加嚴重。如果家長不及時提醒孩子讓眼睛休息,長時間近距離盯著屏幕,很可能給孩子的視力帶來很大傷害。 另據了解,臺灣現在每十個孩子中就有三個患上了近視。如果十歲前近視超過300度,十二歲前超過
上網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智能手機的出現更令隨時隨地上網更加容易。不過有不少網友并不能適可而止,變成了"網絡的癮君子"。美國精神醫(yī)學學會就打算明年考慮將此類用家列入精神疾病癥狀。這類疾病癥狀是 “Internet Use Disorder",即是上網到達了失控地步,與精神病的 “Mental Disorder" 屬于相同類別,所以美國精神醫(yī)學學會認為需要將此類病癥的用家作出分類,以方便日后接受治療。雖然目前并未有確實證據過度上網會對人體有害,但每天對著屏幕、手部不斷活動,也對身體有一定影響。小編在想,電訊網絡商的 3G 網絡只停頓數小時已有成千上萬網民投訴,假如網絡世界停足一星期,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你對網絡過份倚賴,相信你就是病患者之一。
以“戒網癮專家”聞名的華中師范大學素質教育中心主任陶宏開近日再次成為網絡熱點人物。昔日的“反網游斗士”成為深圳中青寶互動網絡公司一款新網游的代言人,被曝光代言費高達350萬元,引發(fā)媒體和網友質疑。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專訪了陶宏開和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對陶宏開代言網游事件進行了追蹤?!熬W癮斗士”變“網游衛(wèi)士”?5月21日,中青寶在深圳為其全新網游舉辦游戲品鑒會,邀請各界代表前來實測,并找到了一直以反對網游、戒網癮專家身份聞名的陶宏開作為首席網游品鑒師。陶宏開品鑒后熱情推介,稱經他鑒定此款網游是“健康網游”。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fā)媒體和網友強烈質疑。有媒體說陶教授“打自己嘴巴”“陶宏開自掘墳墓”,還有網友直言教授的做法會導致“晚節(jié)不?!?,而之前就和陶教授“唱反調”的網游玩家更是罵聲四起。游戲玩家、新浪網友“壹
被稱為“戒網癮專家”的華中師范大學素質教育中心主任陶宏開近日再次成為熱點人物:這位昔日的“反網游斗士”,成為深圳中青寶互動網絡公司一款新網游的代言人,有報道稱其代言費高達350萬元,但陶宏開本人堅決否認。“網癮斗士”代言游戲5月21日,中青寶在深圳為其全新網游《亮劍2》舉辦游戲品鑒會,邀請各界代表實測,并找一直以反對網游、戒網癮專家身份聞名的陶宏開作為首席網游品鑒師。陶宏開品鑒后熱情給予推介,稱此款網游是“健康網游”。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網民說陶宏開“打自己嘴巴”,此舉屬“晚節(jié)不?!保B此前與陶宏開“唱反調”的網游玩家也罵聲四起。游戲玩家、新浪網友“壹顆孤星”說,教授代言和明星代言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教授代表的是學術方面的權威,而明星代表的僅僅是娛樂,以學術權威來代言娛樂產品,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