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不得不服!王思聰網上回答問題 3天竟收割20萬
- 來源:未知
- 作者:liyunfei
- 編輯:liyunfei
最近,分答付費問答平臺很火,刷爆朋友圈。“國民老公”王思聰入駐該平臺,三天回答了32個問題,收入20萬,一舉刷爆鸚鵡史航此前保持的賺錢記錄。
史航老師辛辛苦苦回答1341個問題,每個問題收費38元,再加上不少“偷聽者”,其總收入65851.5元。而向王思聰提問的價格已經從開始的3000元/條上漲到4999元/條。
名人再次收割粉絲
有報道提出一個問題,付費問答平臺消費的是知識還是隱私。創(chuàng)建者的初衷似乎想搭建是一個知識零售平臺,但是,從目前來看,網友喜歡的還是各種隱私八卦,有的人關心王校長的投資之道,但似乎更多人關心他的私生活。
問題還在于,付費問答不可能獲得真正的隱私。誰也不會把自己真正的隱私公之于世,名人也不例外。況且,隱私問題往往還涉及法律問題。
不管是靠知識零售賺錢,還是靠販賣隱私賺錢,分答這樣的付費問答平臺消費的還是名人的名氣,不過是為各路名人提供了又一次收割粉絲紅利的機會。
作為一個籍籍無名的人,既不會有人向你提問需求知識,也不會有人來關心你的隱私。這個問題若是由娛樂圈“紀委書記”卓偉來回答,或許再好不過了。付費問答平臺消費的主要還是名氣。這個道理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分答是在行基礎上產生的一款應用。在行原來保持了一種高冷的姿態(tài),用戶以付費的方式向各種所謂的專業(yè)牛人請教問題。在行剛一推出的時候,似乎很火。但這兩年下來,由于設置了付費墻,其用戶活躍度已經遠遠不如知乎。知乎作為免費的知識分享平臺,雖然有些大V不如在行的社會地位權威,但知識分享的免費模式,卻更加符合用戶心理和使用習慣。
那么問題來了,明明可以免費在知乎上獲得的東西,何必要在分答上付費獲得,而且,分答的語音回答只有1分鐘,也說不了太多內容。所以,用戶為之付費的是更有價值或者更感興趣的內容,那就是隱私。當然,隱私的市場兌價必然與一個人的名氣掛鉤。當然,有的人也可以靠打著知道別人隱私的標簽來賺錢。
所以,知乎在分答之前,推出知乎Live試驗版“值乎”。“值乎”用戶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打碼信息,其他人必須付費才能看完整條信息,付費查看后覺得滿意錢就歸作者。但值乎似乎火過一陣就銷聲匿跡了。“值乎”也只是對知乎上的大V最為有利,而且,與知乎平臺本身的定位也存在沖突。
粉絲付費問答帶來強勢幻覺
盡管明明是平臺做了一個局,但是,粉絲為何仍然義無反顧地跳進去?
不否認,付費問答平臺仍然有一定魅力。因為,付費問答改變了此前社交媒體中名人與粉絲的關系。
在微博或知乎上,大V和粉絲的關系極其不平等。尤其是一個有著幾百萬、上千萬粉絲的大V,很難顧及每一個粉絲的留言或粉絲提出的問題。百度百家以及微信公號提供的打賞,雖然也創(chuàng)新了知識銷售的模式,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偶像和粉絲的關系。
大V若是偶爾回復了一個粉絲的留言,或者,轉發(fā)了粉絲的留言,粉絲就會有種被皇帝臨幸的感覺。
但通過付費問答模式,粉絲的地位獲得了一定的提升,看在錢大爺的面子上,名人大V也多是來者不拒。
比如,有個粉絲在公號上給六神磊磊老師打賞了100元,六神卻完全可以不必care這位打賞的粉絲。但是,在分答上,粉絲只需要打賞幾十元,六神老師一般就會為其錄一段小音頻。
再比如,王思聰這樣的超級網紅,他三天回答32個問題。我相信,向他提問的絕對不只有32人,但相對于微博上,粉絲獲得關注的機會已經大大提升。
付費問答的模式或只是通過經濟關系的改變,從而改變了名人與粉絲的地位。甚至是,讓名人與粉絲之間實現了一種市場交易的平等地位。粉絲通過付費而獲得了滿足感,一問一答之間大家都有了獲得感。
誰會天天為名人付費?
從目前的營銷路數來看,付費問答平臺走的還是當年新浪博客與微博初期的名人路線,這也契合其本身的產品邏輯。
但接下來真正的問題在于,這一平臺是否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曇花一現,還是能夠讓人持續(xù)的玩下去。
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很多所謂一夜火爆的應用,但是,大家往往新鮮一兩天就過去了。曾經的測顏齡應用一開始很好玩,但是,很快大家都玩膩了,就不玩了,因為,再玩就顯得過時了,顯得low了。很多曇花一現的應用最大的問題就是非剛需,其只是滿足了一時的興趣需求,而令人難有持續(xù)進行下去的動力。
一個人向史航老師提問幾次或許就差不多了,你很難指望,某一個鐵桿粉絲會天天花錢向史航老師提問或偷聽史航老師的回答。
分答的產品邏輯在得罪用戶
付費問答平臺對最廣大的用戶是最不利的。按照其設計的商業(yè)模式,粉絲也可以通過別人的付費偷聽而獲得分成。但是,粉絲能從中賺到錢嗎?恐怕很難。
以王思聰為例,他回答了32個問題三天收入20萬,平均每個問題獲得6250元的收入。其中有3000元是提問者給的,另外3250元來自其他粉絲的偷聽。通過偷聽分成,提問的粉絲似乎也能獲得3250元,好像還賺了250元。但是,這其中最大風險就是,其他粉絲興趣的降低。王思聰回答的問題越多,大家付費偷聽的欲望就越低,而他提問收費越高,那么,提問者的風險也就越大。
向名氣不如王思聰的名人提問,粉絲從中獲得的回報可能會更低。向汪峰老師提問一個問題需要花費2929元,和章子怡的價格是一樣的,但是,偷聽汪峰回答的粉絲一般只有二三人。提問者難以從中獲得回報。
用戶是互聯網應用的基礎。但是,分答的產品邏輯卻是要得罪用戶。因而,在分答暴紅之后,如何留住用戶,恐怕將是最大的問題。
獲得名人的隱私并非剛需,一分鐘又難以獲得真正的知識指導。一款應用不能總是要讓用戶不停地付出金錢。
“付費問答”只是一個好功能
最后,最致命的問題是,“付費問答”只是一項功能,分答難說是一款好產品,它幾乎沒有什么技術壁壘。
付費問答和打賞、點贊一樣,都不過是一項和粉絲互動的功能。其只是增加了一種新的粉絲互動方式。很多分答的名人用戶也只是將此當做一個和粉絲互動的方式。有的人名氣很大,但是,每次提問的收費并不高。
就拿現在各社交平臺最流行的打賞功能來說。我們已經不知道最早是什么人想到了這樣的好主意,但是,很快百度、微信、微博全都學了過去,直播平臺的主播們更是依靠打賞實現了階層逆襲,開上了豪車,住上了豪宅。
付費問答的未來恐怕也將會是這樣的。在行能搞的,知乎也可以搞,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也都可以這樣做?,F在那些火的一塌糊涂的直播平臺,肯定也會推出這樣的功能。
假如,微博想增加這些功能,很快就能實現產品更新迭代,推出付費問答,這對現在的大V和粉絲更加便捷。到時候,粉絲們直接在微博上向“國民老公”、“國民媳婦”提問就可以了,而國民老公也不必再關掉微博,到其他平臺上去收割。
至于分答的命運是什么樣的?我只能說,如果,其不能很好地、盡快地進行產品轉型,留住大V,留住用戶,或許將來會很悲催。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