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管出國考察 1年考察10地人均花6.7萬
- 來源:互聯(lián)網
- 作者:newtype2001
- 編輯:ChunTian
據《南方日報》報道,廣州市政府各部門紛紛公布“三公”經費,目前已經有39個單位曬出了自家賬單,還有包括市政府辦公廳、外事辦、金融辦、僑務辦、市公安局等五部門暫未公開“三公”賬本,公眾還在對公開“三公消費”賬本進行倒數。
據悉,記者翻閱公布的“三公”賬本,不乏“亮點”。從各部門“三公”賬本上看,2010年廣州公務員的足跡遍布南北半球,城管系統(tǒng)堪稱“見識最廣”部門,奔赴日本、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東歐、英國、新加坡、澳門、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地考察學習,可以說,全球幾個典型的發(fā)達國家都逛了一遍,算一算賬,因公出國費人均花5.7萬,城管局坦承“超支”,為此公眾佩服城管局有這樣的勇氣來自曝“家丑”。
但,佩服歸佩服,從另一角度來說,這也不免會讓納稅人多了一層焦慮。首先,既然費用“超支”了,這超支部分的費用如何填補這個財務“窟窿”?將其納入下一次預算還是怎樣操作?如果說自認“超支”就可以一筆勾銷,那下一次出國經費超支了,豈不是再支一聲就了事?超支部分難道就沒有人負責嗎?超支了沒人負責,這樣的公開,其意義也不大。過去中央治理“三公”消費效果之所以不彰,一大因素是懲處環(huán)節(jié)不到位,現(xiàn)在既然有單位已經公開承認了“超支”,那么審計部門應當介入督查,不能使“超支”成為一筆糊涂賬,相應的責任人需要依法處理。
其次,城管局出國考察,花費這么多,花錢的理由和標準、以及考察內容還需要明示。公眾當然知道城管責任重大,在城市的管理上發(fā)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到強拆違建,小到垃圾分類,城管局都一一親力親為,可是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情況,有的國家根本就沒有城管這個行政部門,尤其是發(fā)達國家,有的只有巡警和片警,城管出國考察交流,究竟考察什么交流什么?據報道,我國各級政府每年均有大批公務員出國,到底是打著考察的名義去旅游還是真實考察?即使是考察,也需要從制度上規(guī)范出國考察的地點、日期、行程和限額消費和明細消費清單等情況,及時公示,別拖到年度公開“三公消費”賬本時籠統(tǒng)地應付納稅人。
最后,敢問一下,“三公消費”賬本中,違規(guī)的財務行為有沒有下一步的整改和追責措施?消費清單能否再清晰一些?消費什么花費多少錢,一項項地列出,這恐怕還得公眾和媒體繼續(xù)追問。從已知數據來看,廣州市城管局共有公車84輛,公車運行維護費用總支出為429萬,平均5萬元每輛,平均消耗的養(yǎng)車費用最高,不得不問,能否再省???
此外,記者還翻閱了39個部門的“三公”賬本發(fā)現(xiàn),在“三公”費用中,公務接待費用是公布得最為“模糊”的一項,不像出國、購車、養(yǎng)車一樣容易量化,這樣的“模糊地帶”大有數目可稽,如果在香港,公務接待實行精細量化管理,比如申報表格能夠細化到宴請人數、賓客名單、宴請緣由、陪同人員、預計費用、人均支出等,內地的“三公消費”何時能夠做到?
總而言之,政府信息公開勢不可擋,公開“三公消費”是大勢所趨,這是完善國家治理機制必由之路。那么,“三公消費”公開是完善制度的第一步,在公眾面前,雖然政府部門自揭“家丑”有點尷尬,但是這為政府增光不少,相反那些拖拖拉拉的政府部門對于公開消費賬本遮遮掩掩,這才損害政府的形象,因而一言問之,請問最后一個公開三公消費的廣州政府部門,您究竟隱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