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人能做到的事情再讓機器做 這非常的愚蠢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作者:NT
- 編輯:newtype2001
在6月29日天津舉辦的首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沒有意義,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解決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人類要敬畏機器的智能。
人類要敬畏機器的智能
對于人工智能,馬云稱,人是智慧的、機器是智能的、動物是有本能的,這三個東西不一樣。過去,蒸汽機釋放了人的體力,但并沒有要求蒸汽機去模仿人的臂力;計算機釋放了人的腦力,但是并沒有讓計算機去按照人腦一樣思考。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人類要敬畏機器的智能,。
在馬云看來,人們目前對人工智能的理解非常幼稚,就跟幾百年前人們對電的理解一樣。
“我們對于人工智能的理解還是非常幼稚的,就像一百年以前,人類對電的理解一樣。那時,人們認為電就是個電燈泡。事實上,他們沒有想到,今天會有電飯煲、有洗衣機,有各種各樣的電器,人類會離不開電。所以今天我們對AI也好,對MI也好,或是混合智能也好,沒有清楚的定義,這很正常。對于未來而言,我們都是嬰幼兒。”馬云表示。
智能時代到底為了什么?馬云談到,智能時代是解決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及了解人不能了解的東西。機器做人能做的事情,沒什么了不起的,機器要做人做不到的事情才了不起。
馬云認為,未來三五十年,大部分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替代,人類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個小時,一個禮拜工作三天就夠了。
因此,在教育領域,馬云希望未來的孩子要多花點時間在琴棋書畫上,音樂讓孩子能夠產(chǎn)生智慧的源泉,下棋讓孩子懂得格局和布局,書和寫字讓他們懂得執(zhí)著和堅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力和好奇心,是這些孩子們未來必須具備的生存條件。如果我們的孩子喪失了創(chuàng)新力、創(chuàng)造力、好奇心,那一定人類會輸給機器。
“我們最怕的不是機器學人,而是我們的教育讓人都開始學機器,這個時代這個世界才真正危險。”馬云表示。
中美對抗沒有意義
馬云談到,智能世界有三個最主要的要素,第一互聯(lián)網(wǎng)、第二大數(shù)據(jù)、第三云計算?;ヂ?lián)網(wǎng)是生產(chǎn)關系、云計算是個生產(chǎn)力,而大數(shù)據(jù)是生產(chǎn)資料,有這三個合在一起才可能完成智能化。
對中國而言,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是巨大的機會。馬云堅信換道超車,而不是彎道超車。他認為彎道超車“十超九翻”。
“由于我們在不同的道上競爭,才會有今天中國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電話太差,才會有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崛起;中國的IT基礎設施太差,才會有可能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和大數(shù)據(jù);中國原來的商業(yè)零售環(huán)境太差,才有電子商務;中國原來的金融體系太不好,才會有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所以不好是一個機會,關鍵是你怎么樣在不好的過程中尋找機會。”馬云稱。
馬云提到,今天的科技人員、特別是寫論文為主的科技人員總是對標美國,說填補中國的科技空白,但實際上要填補的,應該是未來的空白。
“中美之間的比較沒有多大意義。美國有我們就一定要有嗎?我們要為未來定標準,不是以美國作為標準。中美對抗沒有意義,聯(lián)合起來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馬云稱,
最后,馬云建議,企業(yè)里的科學家應該被授予一些院士身份,這對中國科技進步是有幫助的。
“我們的院士不能都是在院所大學里。比如像人工智能和大數(shù)據(jù)這些,不是科研院所推動出來的,更多的需要的是第一線科學家們的實踐。希望大家考慮下我的建議和倡議。當然我是從來沒有想過能夠當院士,我也當不上什么院士。”馬云稱。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