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發(fā)表物理終極論文:破解愛因斯坦之謎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Sophie周
- 編輯:Sophie
據中科院官網消息,中科院院士吳岳良在揭秘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創(chuàng)建了超統一場論(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
該理論受相對論性狄拉克旋量理論、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楊-米爾斯規(guī)范理論和大統一理論的啟發(fā),并基于吳岳良前期發(fā)展的引力量子場論的研究成果,為揭示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理念中的不解之謎,探索終極統一理論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眾所周知,中國在物理學終極理論領域,同世界頂級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那么,吳岳良院士的理論究竟處于什么水平?
吳岳良院士這次的研究成果是發(fā)表在《歐洲物理雜志C》上。據觀察者網查詢,《歐洲物理雜志》(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C刊專門刊發(fā)粒子和場論領域文章,影響因子5.331。這意味著,除去《科學》、《自然》這樣的綜合期刊和《現代物理評論》《物理報道》這種只向知名科學家約稿的期刊,《歐洲物理雜志》在物理學專業(yè)內算得上是頂級水平。
而吳岳良本人不僅是中科院院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還有多個頭銜加身,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也是中國引力波探測計劃“太極計劃”的首席科學家。根據“太極計劃”,中國將于2033年發(fā)射引力波探測衛(wèi)星組,成為世界最具雄心的理論物理學研究項目之一。
吳岳良在大統一理論上的研究也早有報道。2016年1月的一次報告會上,他用“超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來描述自己的研究。
簡單地說,現代物理學認為,自然界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而成的“量子場論”,已經能夠將強、弱和電磁三種力統一描述,但描述萬有引力的廣義相對論卻無法與其統一。愛因斯坦畢生追求的就是將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的“統一場論”。
吳岳良提出的“超統一場論”,則是跳出了廣義相對論中“引力是彎曲時空表現”的理論,在平坦時空的前提下進行研究。因此,他認為自己提出的是一種新思路,開始“超越愛因斯坦提供的技術路線”。
中科院網站對于吳岳良院士最新成果的報道如下: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亞太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和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岳良,在揭秘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創(chuàng)建了超統一場論(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該理論受相對論性狄拉克旋量理論、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楊-米爾斯規(guī)范理論和大統一理論的啟發(fā),并基于吳岳良前期發(fā)展的引力量子場論的研究成果,為揭示愛因斯坦統一場論理念中的不解之謎,探索終極統一理論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