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雅安地震社交媒體表現(xiàn):冷靜是最好的救援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 作者:newtype2001
- 編輯:newtype2001
3、高樓跳傘
四川人一向以樂觀向上著稱,從地震到洪災,不少災民苦中作樂,帳篷中吃火鍋,大水里搓麻將,無不向民眾傳播著一種正能量。
然后,每到災難發(fā)生,總會出現(xiàn)寫不合時宜的段子甚至事件營銷被當作新聞來大肆傳播。
上午10點,一微博帳號發(fā)布了這樣一張高樓跳傘的照片,并稱其“逃跑帝誕生了”,該照片同樣引起了大量網(wǎng)民圍觀轉發(fā)。不少人稱“這種逃生的辦法碉堡了!”
除了大量追捧調侃的聲音,也有了解跳傘的網(wǎng)友回復稱,“低空跳傘的最低高度世界紀錄是50米,再低根本打不開傘。這位家里是裝了彈射裝置嗎?”
隨后不久,知名足球評論人董路發(fā)布了這張照片的原圖——跳傘者的下方還有一同伴,這顯然并不是緊急避難。他質疑三點,1)下落最多30米,傘包能充分打開嗎?2)左下角有同伴,組隊從樓上跳的?3)不扯蛋能死嗎?
“我可以負責任地辟謠,看樓盤明顯就在我家附近,這是一個展銷會的宣傳手段,最近每天都在飛,根本不是躲避地震。”一位網(wǎng)友在董路的微博下如此回復。
總結:無論這是不是一場有預謀話題營銷,一個事實是,越來越多的商業(yè)組織已經(jīng)開始動用各種事件來提高曝光,我們不知不覺的就成了“被消費者”。一些看似幽默的段子、圖片,請不要在災難時變種再生,我們需要的真實的正能量,而不是博人眼球的營銷信息。
社交媒體的噪聲中應保持冷靜
再在看看美國,在幾日前剛剛發(fā)生的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中,Twitter也發(fā)生了深刻反映社交網(wǎng)絡兩面性的的案例。
Twitter幾乎第一時間發(fā)布了爆炸消息,并迅速成為波士頓警方和馬拉松比賽組織者的通信工具,不過在更快地得到信息的同時,Twitter也被指大量煽動的負面情緒與謠言。
爆炸發(fā)生后不久,Twitter曾迅速傳播了一份報道,稱警方關閉了波士頓的移動服務,以防止犯罪份子遠程遙控爆炸,但網(wǎng)絡運營商最終證明這個消息是不準確的。
隨后,Twitter上出現(xiàn)受害者的圖片,包括血跡斑斑的人行道和街上嚴重受傷人的圖片。有人強烈要求用戶關注如何提供幫助而不是發(fā)布受害者照片。
其他一些信息則帶邪惡目的,一冒充大賽官方帳號的ID稱,其推文每被轉發(fā)一次,就向爆炸受害者捐1美元。用戶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是虛假信息。這種自行修正的能力,也被認為是是社交媒體最強大的資產(chǎn)。
波士頓爆炸案發(fā)生后,有人在Twitte發(fā)表過這樣的評論:“一場災難發(fā)生后5分鐘內,Twitter做出的貢獻最大,12小時后就開始幫倒忙。”這句話雖然有些夸張,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事實,社交媒體確實具有它的雙面性:可以在災難面前傳遞正能量,也可以傳遞并不和諧的聲音。
每當災難來臨,恐慌心理、紛雜信息,都會給謠言帶來生長空間。各種借機炒作和干擾災民生活的“援助”措施亦成為“雜音”。社交媒體如何更好發(fā)揮正向價值,顯然還有值得探討的空間。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